{{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偶爾經過街上的五金行或柑仔店時,會看到它被一串串的掛在門外;逛菜市場則有機會看到它被阿嬤鋪在地上放蕃薯;也可能在瓦斯行阿伯的雄獅125握把上發現它的蹤影。它,是一個最能夠代表台灣的袋子—茄芷袋。
在維基百科上,是這樣定義茄芷袋的:
「台客袋,原名加志(台羅:ka-tsì,音似「ㄍㄚ ㄐㄧ」),又稱加薦仔、茭薦仔、茄芷袋、復古袋,是台灣的一種有傳統風味的手提包,上邊比下邊略闊,可作書包、文件包或手挽包使用。名稱源於日語「かぎ編み (kagiami)」,意指其編織的手法。茄芷袋相傳起源於臺南市後壁區菁寮里,最初由藺草手工編織而成,被稱為草袋仔,隨著台灣的工業化,後來改為使用尼龍網布製作的半透明手挽袋。」
一直以來,對於這個提袋到底該如何被稱呼,說法不一。目前台灣的政府單位及民間機構,大部分都以「茄芷袋」作為主要名稱。然而,網路上也曾有過這樣子的討論,有人提出「葭苴」(jiā-jǔ)才應該是正確的名字。因為「葭」字代表初生的蘆葦,「苴」字則代表古時襯在鞋裡的草墊,這兩個字也才與最原始製作茄芷袋的原料—藺草,有所關聯。而「茄芷袋」不過是取它的諧音,方便閱讀與書寫。
在國外,日本人稱茄芷袋為「漁師バッグ」,意思是漁夫使用的袋子。據說是因為茄芷袋的材質,與漁夫使用的網子相似,故有此稱;而韓國人目前稱它為「대만 전통 가방」,為台灣傳統袋子的意思;英文則是取台語的發音,以「KA-TSI」為名。然而,不管它的名稱是什麼,茄芷袋作為一個台灣人的常民物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一直扮演著一個低調樸實的角色。
來自我們合作多年的金獅牌賴老闆
「茄芷袋的形狀,從以前到現在完全沒變過。」接手家傳五十年茄芷袋事業「金獅牌」的賴老闆這樣說道。他說,以前在他的家鄉臺南後壁,家家戶戶都會製作茄芷袋貼補家用。最早的茄芷袋使用藺草編織,製作過程繁複,一個人一天最多製作五、六個茄芷袋,一個以二、三塊錢賣出,除了製作茄芷袋之外,也會被用來製作草繩、帽子等其他生活用品。那時候因為沒有書包,每個鄉下小孩都是背著藺草做成的茄芷袋去學校,而採茶、採水果的農夫以及路邊的小攤販也都人手一個。在當時,茄芷袋可以說是台灣社會必備生活物件。
賴老闆回憶,以前的藺草在收割之後,需要先經過人工曝曬、放涼,再用一個類似像「石輪子」的工具,將翹起的藺草壓平,並在輾壓的過程當中加入米糠,米糠內含的油脂可以讓藺草更滑順,方便後續編織工作的進行。然而,在民國60年之後,因為土地重劃,農夫們捨棄藺草,改種經濟價值高的水稻;同時間,塑膠製品大量興起,茄芷袋的製作原材料,也就從易受潮發霉的藺草轉變成了塑膠尼龍布。尼龍布防水、耐磨的特性也讓茄芷袋開始被廣泛使用。而其中最經典的圖樣,即是以紅色、綠色、藍色,這三個顏色所構成的橫條紋。
「這個是經典款啦!」賴老闆笑著說。為什麼是這紅、綠、藍三個顏色呢?賴老闆說這個已經不可考,但從他還在讀小學的時候,記憶中第一款茄芷袋的圖案就是這三色橫條的圖騰。而這個配色也仍然是目前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大概佔了產量中的八成。市面上除了經典三色橫條款式,常見的配色還包括了紅黑相間、橘黃綠相間、紅白相間等等。
賴老闆說,過去的這十幾二十年間,茄芷袋的銷路時好時壞,大家普遍都認為這是一個「俗氣」、「很土」不入流物品。「講文言文一點,就是『棄之如敝屣』啦」,他開玩笑地說。因此,從他父親到現在,現今還在做茄芷袋的廠商也僅存三、四家,包括「金獅牌」、「金馬牌」、「環球牌」等。他們以往的銷售通路有限,通常就是鄉間雜貨店、五金行,但最近這五、六年,因為政府的推廣,再加上茄芷袋變成日、韓觀光客來台必買的的台灣伴手禮,才又開始有討論的熱度。而茄芷袋,似乎也從一個「俗氣」的物件,轉化成代表台灣本土文化意涵的象徵圖騰。
舉例來說,2017年台灣國慶主視覺,便用茄芷袋為創作發想。以「交織」作為主題概念,象徵台灣的族群融合與多元樣貌,希望呈現該年的主題—「Better Taiwan」;而曾經因為名牌路易威登曾經推出一個包款與茄芷袋圖案相似,售價卻是高出幾百倍,也讓台灣人從此戲稱茄芷袋為「台灣LV」。現行的茄芷袋,以size大小作為區分。總共分為1-10號。賴老闆說,5號袋是以往最受歡迎的尺寸,但近幾年則以小巧的2號袋、3號袋為主流。而較大size的10號袋則通常銷售給農家用,用來裝茶、野菜、農作物等等。
賴老闆說,以前大部分的市場都集中在中南部,近幾年因為這個袋子變成日韓觀光客喜愛的伴手禮之一,銷量才慢慢的爬起來。現在走在街上,也越來越多人提著茄芷袋走在路上。有了新的市場,茄芷袋也從最原始的傳統提袋,開始延伸出許多不同類型、款式的變化。像是茄芷水壺袋、茄芷便當袋、茄芷資料袋等等。來自台南的女子手作書坊,還將茄芷袋變成了一本可愛的筆記本,整個書的造型就像一個傳統的茄芷袋一樣。(筆記本的前面還有一條可愛的魚)。現在也有學校老師開始開班授課,希望將茄芷袋結合更多不同的材質與做法。希望能將這個台灣古早物件,變成新的文創商品。
而除了傳統的尼龍作法之外,也有越來越多品牌,將茄芷意象以不同的創意方式呈現。舉例來說,由日本人Mai創立的Design Stories,用生動有趣的插畫,描繪出各式不同顏色與圖樣的茄芷明信片與紙膠帶;而來好,也以茄芷袋的圖樣作為靈感,變化出一系列不同幾何圖案的茄芷布包類商品,像是可以雙面使用茄芷大背包、化妝包、茄芷造型的筆記本、茄芷吸水杯墊等等。
許多台灣人不理解,這一個「不登大雅之堂」的台灣傳統提袋,怎麼會突然成為日韓遊客來台必買物品?甚至連許多台灣的知名外籍Youtuber,像是IKU老師、酷、夏天的台灣,也在他們的影片中介紹這個象徵台灣的袋子,並且買回去送給他們的家人。台灣人的日常,或許正是這些老外感到新鮮有趣之處。下次回阿嬤家,記得再找找這個台灣傳奇提袋的身影。有國外朋友來訪,也別忘了買一個茄芷袋,當作送外國朋友最台灣味的禮物!~
【來好官網點我】
參考資料: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84%E8%8A%B7%E8%A2%8B維基百科-茄芷袋
2.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3376168.A.036.html PTT實業坊 有人知道"紅藍綠買菜袋"的正確名稱嗎?
3. 金獅牌茄芷袋
4. 臺南市後壁區後廍社區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