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一到,山頭就像換上了金色羽衣,滿山芒草隨風搖曳,浪漫得像電影場景。本篇精選 6 個全台不容錯過的芒草景點,無論是拍美照還是放空,都能讓你感受滿滿台灣秋天魅力。

 

誰說秋天只能追楓葉?台灣的秋天還有迷人的金色芒草海,怎麼拍都美到像電影場景。準備好你的相機,跟著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絕美風景,捕捉只有台灣秋天限定的詩意瞬間吧!

 

6個台灣必去的芒草景點

1. 草嶺古道

位於新北貢寮與宜蘭頭城交界,是台灣最經典的芒草景點。這條古道自清代開闢以來,就是北台灣的重要交通要道,如今則因芒草而聲名大噪,每到秋冬,整條古道被銀白芒草包圍,走在步道上,不僅能賞芒,還能遠眺太平洋,是最能拍出電影感的健行路線。

 

最佳觀賞季節:11 月下旬至 12 月初最為壯觀,山頭的芒草齊放,與東北角海岸遙相呼應。11 月初則能同時看到綠意與初開的白芒,畫面更有層次感;12 月中以後,雖然芒草逐漸凋零,取而代之的是山林的靜謐氛圍,適合想散步放空的人。


• 交通方式:搭火車到福隆站,轉乘接駁車或步行至遠望坑登山口,全程約 2–3 小時。


• 周邊順遊景點:健行後可前往龍洞卯澳漁村,安排一趟山海兼具的一日小旅行。

草嶺古道因芒草而聲名大噪,每到秋冬,整條古道被銀白芒草包圍,走在步道上,不僅能賞芒,還能遠眺太平洋。

(圖片來源)

 

2. 陽明山七星山

七星山是台北的最高峰,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受歡迎的登山路線。每到秋天,登山步道兩側和山頂稜線都會被大片芒草覆蓋,和遠處的台北盆地城市景觀相互呼應。許多人形容這裡的芒草像「天空的海洋」,走在其中就像被金白色的波浪包圍。另外,七星山的芒草不僅營造出秋日氛圍,也因為地勢高,能同時欣賞到火山地形、硫磺谷白煙與大屯山群的景觀,是台北近郊最能一次收集多種自然元素的地方。

 

• 最佳觀賞季節: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七星山稜線的芒草最為盛開;想避開人潮,清晨或平日登山能享受更純粹的寧靜氛圍。


• 交通方式:可搭捷運到劍潭或北投站,再轉乘公車至陽明山遊客中心,從小油坑登山口或冷水坑登山口進入,單程約 2 小時可攻頂。


• 周邊順遊景點:下山後可去北投泡溫泉,或安排擎天崗草原散步;若還有體力,可以順遊小油坑賞火山地形,或到竹子湖享用在地山產。

 

3. 不厭亭

位於新北瑞芳雙溪交界的「不厭亭」,因公路彎曲延伸,搭配兩側的大片芒草,成為許多攝影師最愛的取景地,特別是在日出或夕陽時分,金白色的芒草與天光交織,畫面就像走進宮崎駿動畫中的場景。不厭亭的芒草多集中在山脊線,當風吹過,整片芒草隨坡勢翻湧,宛如金色波浪,特別適合自駕或騎車前往,沿途公路兩側綿延的芒草與層疊山巒交織,旅程中就能欣賞完整的秋日景色。
 

• 最佳觀賞季節:10 月下旬到 12 月初是芒草盛放的高峰,清晨日出與傍晚夕陽時的光影最迷人。


• 交通方式:可自行開車或騎車沿台 102 線前往,若搭大眾運輸可從瑞芳火車站轉乘公車至九份,再步行或轉車抵達。


• 周邊順遊景點:行程可搭配九份老街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安排一日山城文化小旅行。

不厭亭的芒草多集中在山脊線,當風吹過,整片芒草隨坡勢翻湧,宛如金色波浪,特別適合自駕或騎車前往。

(圖片來源)

 

4. 後龍好望角

苗栗後龍的「好望角」是北台灣少數能同時欣賞大海、風車與芒草的景點。站在高處遠眺,湛藍海洋、綿延沙岸和一排排巨型風車交織在一起,視覺上極為壯觀。和其他山區芒草景點不同,好望角因地勢靠海,芒草映襯著無際海景,特別在夕陽時分,金色草浪與橘紅天空交織,十分夢幻。這裡的步道平緩,適合全家大小散步,是苗栗秋冬最具代表性的賞芒草地點。


• 最佳觀賞季節:10 月底到 12 月初,午後陽光照射在芒草上最為耀眼,建議傍晚時分來訪可同時欣賞夕陽與草浪。


• 交通方式:可自行開車走台 61 線,於白沙屯出口下交流道,依指標前往;若搭火車則可至白沙屯站,再轉計程車抵達。


• 周邊順遊景點:可搭配白沙屯拱天宮參拜、外埔漁港看海景,或到通霄吃在地小吃,安排一日輕旅行。

苗栗後龍的「好望角」是北台灣少數能同時欣賞大海、風車與芒草的景點。

(圖片來源)

 

5. 台中中央公園

台中市區內最大的綠地,被稱為「都會中的綠肺」,一到秋冬,大片芒草在陽光下閃爍,像金白色的羽毛鋪滿步道兩側,與現代建築及公園步道交織出截然不同的城市景觀。這裡的芒草不像山區壯闊,但無需舟車勞頓,就能在市中心享受秋日限定的氛圍,吸引不少情侶與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


• 最佳觀賞季節:11 月到 12 月是芒草最美的時期,尤其午後日落前的金色光線,拍照氛圍最佳。


• 交通方式:可搭乘台中捷運至「中央公園站」,出站即達,非常便利。若自行開車,園區周邊亦有停車場。


• 周邊順遊景點:可順遊逢甲夜市品嚐台中小吃,或到國家歌劇院感受建築之美,安排半日或一日遊都合適。

台中中央公園的芒草不像山區壯闊,但無需舟車勞頓,就能在市中心享受秋日限定的氛圍。

(圖片來源)

 

6. 曾文水庫周邊

位於嘉義、台南交界的曾文水庫,不只是全台最大水庫,也是賞芒草的隱藏版景點。每到秋冬,壩頂與周邊山坡會出現大面積芒草,與碧綠湖水和壯闊山巒相映成趣,景色特別有層次感。站在觀景台或騎車繞行堤岸,能看到成片的白芒沿著湖岸延伸,畫面開闊大器。對攝影愛好者來說,夕陽時分是最佳取景時機,金色光影灑落在草穗上,格外動人。


• 最佳觀賞季節:11 月到隔年 1 月,壩頂與周邊山坡的芒草最為茂盛;建議午後到訪,能同時欣賞夕陽與湖景。


• 交通方式:建議自駕前往,從國道 3 號下官田或白河交流道,約 30 分鐘即可抵達。


• 周邊順遊景點:可順遊白河蓮花園區台南烏山頭水庫,或前往東山喝咖啡,安排一趟結合自然與人文的輕旅行。

位於嘉義、台南交界的曾文水庫,不只是全台最大水庫,也是賞芒草的隱藏版景點。

(圖片來源

 

台灣芒草介紹

芒草(英文:Silvergrass 或 Miscanthus)是台灣秋冬最具代表性的植物之一。它常見於山坡、河岸與高地,秋季盛開時,白色或金色的草穗在陽光下閃耀,像覆蓋山頭的海浪。

 

芒草季節

台灣的芒草花期主要落在 10 月下旬到 12 月:

• 北部(如陽明山、草嶺古道):10 月底即可見到初開的芒草,11 月最為壯觀。

• 中部(如台中中央公園、谷關周邊):11 月至 12 月是最佳時期。

• 南部(如曾文水庫、嘉義梅山):花期較晚,11 月中旬到隔年 1 月仍可欣賞。

 

芒草品種

台灣的芒草種類繁多,其中最常見、最具代表性的成員有白背芒和臺灣芒:

• 白背芒 (Miscanthus floridulus)

低至中海拔最常見的芒草,葉片背面帶有銀白色光澤,因此得名。秋冬盛開時,花穗高大挺立,顏色偏白,常見於草嶺古道、七星山稜線,是台灣人印象最深刻的「芒草海」。


• 臺灣芒 (Miscanthus transmorrisonensis)

屬於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中高海拔山區,例如合歡山、玉山等地。它的花序比白背芒更細緻,帶有淡紫或金黃色澤,在高山冷冽空氣與壯闊景觀襯托下,更顯柔美。

 

芒草花語

芒草的花語為「秋意」和「堅毅不拔」。雖然它沒有華麗的色彩,卻以其隨風搖曳、堅韌生長的姿態,象徵著在逆境中依然能保持優雅與生命力安。它的生命力極強,即使在貧瘠土地也能昂然生長,因此也常被聯想到不屈不撓的精神。

 

蘆葦和芒草的區別

• 生長環境:芒草多見於山坡、稜線;蘆葦則偏好河畔、湖泊或濕地。

• 外觀特徵:芒草的花穗通常較為蓬鬆、柔軟,色澤偏白或金;蘆葦的花穗則相對細長,帶有棕色或淡紫色。

• 用途不同:芒草早期被用來蓋屋頂、當燃料或飼料;蘆葦因質地輕盈,適合編織器物,或作為水土保持植物。

芒草的花穗通常較為蓬鬆、柔軟,色澤偏白或金;蘆葦的花穗則相對細長,帶有棕色或淡紫色。

(圖片來源)

 

不止美,芒草用途還有這些!

1. 蓋屋頂的重要材料

芒草在台灣早期生活裡被視為實用的建材,將乾燥後的芒草一層層鋪在屋頂,形成俗稱的「茅草屋」,有著天然的隔熱效果,夏天涼爽、冬天保暖,而且透氣性佳,非常適合台灣潮濕炎熱的氣候。

 

2. 生活器具

最常見的就是芒草掃帚,早期家家戶戶幾乎都有一把。特別是在農曆年前,大人們會用它徹底清掃庭院與屋內,象徵「掃除穢氣、迎接新年」。此外,芒草的莖葉十分堅韌,也常被編織成草蓆、提籃,甚至是用來綑綁物品的繩索。

在農曆年前,大人們會用芒草掃帚徹底清掃庭院與屋內,象徵「掃除穢氣、迎接新年」。

(圖片來源)

 

3. 驅邪與守護的象徵

早期農村習俗裡,人們會將芒草插在屋簷或田邊,相信能避邪保平安,也能守護農作不受外靈侵擾。在部分廟宇祭典中,還能見到以芒草編製的「符草」或「草人」,象徵把災厄與邪氣轉移。

 

是不是沒想過,眼前這片金色的芒草海,除了好拍,其實還有著屬於台灣的故事?今年再去追芒草的時候,一定會覺得更有意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