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不只有壯麗海岸線,還是海龜的重要棲息地。從悠遊自在的綠蠵龜到稀有的玳瑁,每種海龜都有獨特的可愛之處。別以為只能潛水才能一睹牠們的風采,其實有幾個絕佳地點,讓你不用下水也能近距離欣賞。   

 

台灣雖然是小小的島嶼,卻是海龜的天堂。從東海岸到離島,不同季節都有機會看見牠們的身影。想象一下,戴上浮潛面鏡,抬頭時一隻海龜正從身旁優雅游過,那種震撼絕對難忘。

 

全球海龜 7 種,台灣就有 5 種! 

全世界一共只有 7 種海龜,而在台灣的海域裡,就能遇見其中 5 種,分別是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革龜,全部被列為保育類動物。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溫暖的黑潮、豐富的珊瑚礁與海草床,提供了牠們理想的棲息與停留環境,讓我們得以在東海岸、澎湖、小琉球等地與海龜相遇。

海龜種類特徵台灣常見地點
綠蠵龜體型龐大,頭部小而圓,背甲呈橢圓形,多為橄欖綠色;主要以海草、海藻為食。小琉球、澎湖望安、澎湖、墾丁
赤蠵龜頭部相對較大,背甲偏紅褐色,喜歡以甲殼類、貝類為食。台灣東北部、綠島、蘭嶼
玳瑁體型中等,背甲邊緣鋸齒狀,龜甲花紋鮮明;主要吃海綿。綠島、小琉球、東沙環礁
欖蠵龜體型最小,背甲呈橄欖色,會集體上岸產卵,但此現象在台灣非常罕見。東沙群島、台灣東部外海東部海域或澎湖
革龜體型最大,背甲黑色帶白斑,無硬鱗片,主要以水母為食,也是洄游距離最遠的海龜。台灣東部深海域

 

台灣海龜介紹

海龜習性

研究發現,海龜能依靠地球磁場「記住」自己出生的海灘。等到成年後(大約 20-30 年),牠們會從數千公里外的海域,準確地再次游回同一片沙灘產卵。這種神奇的現象被稱為「生殖洄游」。在台灣,像是澎湖的望安島、台東的綠島以及屏東的小琉球,都是海龜媽媽進行生殖洄游的熱門地點,是牠們生命週期中,最靠近陸地的時刻。

研究發現,海龜能依靠地球磁場「記住」自己出生的海灘,準確地再次游回同一片沙灘產卵。

(圖片來源)  

 

海龜壽命

海龜的壽命相當長,根據科學家研究,海龜平均壽命可達 80 至 100 歲,甚至可能更長。牠們成長速度緩慢,通常要花上 20-30 年才產卵,因為生命週期這麼長,牠們的族群數量一旦下降,就會需要花費數十年才能慢慢恢復,這也是為什麼每一隻海龜都特別珍貴,必須受到保護。

 

海龜的天敵

海龜的一生充滿挑戰,剛孵化的小海龜,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從沙灘爬向大海,天空中的海鳥、陸地上的螃蟹、野狗等都是潛在的威脅。進入海中後,體型較小的海龜可能成為大型魚類或鯊魚的獵物。因此,小海龜的存活率極低,平均只有約 1% 能順利長大。
 

即使成功長大,成年的海龜仍然面對威脅,包括虎鯊、虎鯨等大型掠食者,以及人類活動造成的漁網纏繞、塑膠垃圾與棲地破壞,每年都有海龜因誤食塑膠而死亡,或被漁網纏繞而無法脫身。

小海龜的存活率極低,平均只有約 1% 能順利長大。

(圖片來源
 

為甚麼不能摸海龜?

1. 讓牠「壓力爆表」甚至受傷

海龜天性敏感且警戒心強,當有人靠近甚至伸手觸碰時,海龜會受到驚嚇而快速逃離,心跳加快、壓力飆升,也可能因為慌張游走,撞上海底礁石或船隻而受傷。
 

2. 人類手上的細菌,可能害牠生病

我們的手看似乾淨,其實帶有許多細菌、汗液,甚至可能殘留防曬乳或化學物質。當這些東西接觸到海龜的皮膚或甲殼時,會破壞牠原本的保護層,增加感染或生病的風險。
 

3. 讓牠失去對人類的戒心,變得「太親人」很危險

海龜原本對人類會保持安全距離,如果常常接觸人類,海龜可能慢慢失去戒心,變得「太親近人」。這樣一來,牠們可能會主動靠近漁船、潛水客或其他人造設施,增加被漁網纏住、被螺旋槳傷害的風險。

海龜原本對人類會保持安全距離,如果常常接觸人類,海龜可能慢慢失去戒心,變得「太親近人」。

(圖片來源)  

 

4. 打破牠們的生態規律

海龜有固定的覓食與休息模式。當人類過度靠近或觸碰,不僅會干擾牠們的日常作息,讓牠們不敢回到原有的棲地,間接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正確觀賞海龜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保持至少五公尺的距離,讓牠們自在游動,別試圖阻擋海龜的移動路徑,更不要在夜晚上岸產卵時用強光照射。

 

5. 在台灣「摸海龜」會罰錢

台灣已將所有海龜列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任意騷擾、虐待或捕獵保育類動物,最高可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6 萬元以上 30 萬元以下罰金。

 

既然海龜如此珍貴,去哪裡才能一睹牠們的可愛身影呢?

 

台灣 4 大看海龜最佳地點

1. 蘭嶼

蘭嶼不只擁有壯麗的山海景色,也是海龜的重要棲地。每年 5 月到 10 月是產卵季節,在夜晚的沙灘上,有機會看見母龜緩緩上岸、用前肢挖洞,然後產下下一代的場景。即使在非產卵季,蘭嶼周邊海域依然常常見到海龜身影。無論是浮潛還是深潛,都有很高的機率與海龜近距離相遇,欣賞牠們自在游動的優雅姿態。

每年 5 月到 10 月是產卵季節,在夜晚的沙灘上,有機會看見海龜緩緩上岸、用前肢挖洞,然後產下下一代的場景。

(圖片來源)  

 

2. 小琉球

可說是台灣最容易看到海龜的地方,尤其以綠蠵龜數量最為穩定。由於牠們經常在離岸不遠的淺水區活動,如美人洞、花瓶岩等,即使不會深潛,只要浮潛就有極高機率遇見海龜,讓小琉球成為親子旅遊的熱門選擇,讓大小朋友都能親近海龜。


3. 澎湖

望安島擁有純淨的沙灘與完整的珊瑚礁生態,更是台灣唯一被劃設為「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的島嶼。自 1995 年起,保育人員便持續在當地進行監測與守護工作,每到夏季夜晚,都能見到母龜緩緩上岸產卵的珍貴場景。同時,澎湖設有「海龜保育中心」,推動研究與救援工作,讓遊客能透過導覽認識海龜的一生。


4. 綠島

與小琉球的淺灘觀賞不同,綠島是許多潛水愛好者追尋海龜身影的熱門地點。綠島海域擁有豐富多樣的珊瑚礁生態,為海龜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和理想的休息場所。在熱門潛水點如柴口、大白沙等區域,能在清澈的海水中遇見悠遊的海龜在礁石間覓食,或自在地穿梭在潛水客身邊。


能近距離與海龜相遇是一件幸運的事,下次不妨跟外國朋友分享,台灣不只是美食之都,還是觀賞海龜的寶地,讓他們認識台灣更多元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