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每到夏天,蚊子都會準時出現,半夜在耳邊嗡嗡叫、讓你紅腫搔癢,但你知道嗎?雄蚊子從不吸血,牠只吃植物的汁液!這些讓人又氣又癢的小生物,背後藏著超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冷知識。
你是否曾經納悶,為什麼每次蚊子都特別愛叮你?明明一群人坐在一起,癢的總是你。蚊子總給人「討厭」、「擾人」的印象,其實它們藏著許多讓人意外的冷知識,接下來一起了解蚊子吧!
你可能以為蚊子只是現代人類的「夏日困擾」,但牠們的歷史比我們還悠久。根據國際昆蟲學研究,蚊子早在侏羅紀時期就已經存在。當暴龍張嘴吼叫、長頸龍低頭吃樹葉的同時,蚊子早就在牠們身邊默默飛行、伺機找機會下手。
科學家曾在琥珀中發現了保存完整的古代蚊子化石,形狀跟現在的蚊子非常相似,證明牠們幾乎沒怎麼改變,像是「活化石」一樣存在至今,它們經歷過地球上各種天災、氣候變遷,還成功活到現在。牠們雖然不起眼,但生存能力非常強,絕對稱得上是昆蟲界的老前輩。
(圖片來源)
蚊子的壽命比你想像中短得多。一般來說,蚊子平均只能活 2-4 週左右,視品種、氣候與性別而異。雄蚊子比較短命,大約活 1-2 週;雌蚊子因為要產卵,壽命會稍微長一些,大約可活到一個月,在實驗室中甚至能超過 40 天。不過蚊子的「短命」不代表牠們威脅小,雌蚊子一生可以產下數百顆卵,而且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從卵變成成蚊最快只需一週,還沒鬆一口氣,蚊子大軍又捲土重來。
雌蚊子一生只交配一次,就能存好精子,陸續產卵好幾次,不像某些昆蟲會反覆交配,每次產卵都要重新來一次;牠們只要找到一隻雄蚊子「完成任務」,體內就能儲存足夠的精子,分批使用,接著就是專心吸血、產卵的工作。
大多數人一想到蚊子,腦中浮現的畫面就是「吸血、搔癢、紅腫」,但雄蚊子根本不吸血,牠們是徹底的吃素族群,只喝植物的汁液,像是花蜜或果汁。根據昆蟲學家的研究,雄蚊子的口器構造沒有辦法刺破皮膚,無法吸血。牠們靠植物中的糖分維生,更有趣的是,有研究指出,雄蚊子會根據花的顏色、氣味和含糖量去「挑食」,而且比雌蚊子還挑嘴。
(圖片來源)
很多人會以為小黑蚊只是蚊子界的小隻款,叮人又癢,還特別難打,但小黑蚊根本不是蚊子家族的成員,牠的正式名稱叫做「台灣鋏蠓(ㄒㄧㄝˊ ㄇㄥˊ)」,是蠓科,不是蚊科。兩者雖然都會吸血、都很小隻,但差別可不少。蚊子是從皮膚表面吸血,小黑蚊則是用像剪刀的口器「咬破皮膚」,造成微出血,所以牠叮人後的癢感、紅腫會更久、更強烈。
全世界的蚊子種類超過 3,000 種,而且還持續有新物種被發現。根據台南市衛生局資料,這些蚊子主要分為三大類:按蚊 、家蚊 和斑蚊,每一類都有自己擅長的生存方式與出沒習性。像我們比較熟悉的病媒蚊-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主要活躍在白天,常在都市水桶、花盆積水處繁殖;家蚊則多在傍晚到夜晚出現,偏愛污水溝、地下室。不同蚊種對氣味與環境條件的反應也有所差異,有些蚊子專吸人血,有些則偏好動物。
1. 汗水多、體味重的人
蚊子不像人一樣靠眼睛找人,牠們靠的是「氣味雷達」。當你流汗時,汗水裡的乳酸、氨和鹽分會散發出一種讓蚊子難以抗拒的氣味,吸引牠們飛過來,特別是在運動後或天氣悶熱時,汗味加上體味,對蚊子來說就像人類聞到烤肉香一樣有吸引力。
(圖片來源)
2. 體溫較高或新陳代謝快的人
蚊子擁有能感應熱能的能力,會主動接近體表溫度較高的對象。無論是因為天生體溫偏高,還是剛運動完、新陳代謝旺盛,這類人的身體容易產生熱源,對蚊子來說就像明顯的目標。在氣溫悶熱的環境中,這些熱源訊號比氣味更容易被蚊子偵測到,增加被叮的機會。
3. 穿著深色衣物的人
根據國外研究,蚊子對深色特別敏感,像是黑色、深藍色或深灰色這類衣服,會比較容易吸引牠們靠近,因為深色衣物容易吸熱、產生溫差,加上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更顯眼,讓蚊子更容易辨識。
4. 呼吸頻率高、運動後的人
蚊子尋找目標時,最敏感的不是聲音,而是二氧化碳。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指出,蚊子能在距離數十公尺外感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再透過體味與體溫進一步鎖定目標。所以,當呼吸變快、吐出的二氧化碳變多時,例如剛運動完、跑完步,或爬完樓梯後站在原地休息時,就像是發出訊號一樣,會吸引蚊子主動靠近。
5. 飲酒後的人
美國蚊蟲防治協會發現喝啤酒後人體釋放出的訊號會讓蚊子偏好靠近,哪怕你和旁邊的人站在一起,也更可能成為牠們的首選目標。主要原因有三:喝酒會讓血管擴張、體溫上升,加上容易微微出汗,改變皮膚表面的氣味與溫度,特別是啤酒這類酒精濃度不高、但喝得多的情況下,效果更加明顯。
(圖片來源)
1. 使用防蚊液
市面上防蚊液琳瑯滿目,真正有效的關鍵在於裡面含有的成分。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的兩種防蚊成分是 DEET(待乙妥)與 Picaridin(派卡瑞丁),能有效驅趕蚊子,降低被叮的機率。建議選擇:
•成人:15%-30% 濃度的 DEET 或 20% Picaridin。
•孩童(2 歲以上):10% 以下的 DEET,或選擇 Picaridin 低濃度版本更安全。
使用時記得避開眼口鼻,外出前噴在手腳與衣物邊緣即可。至於天然芳香型防蚊產品,雖然氣味舒服,但持效時間短、驅蚊力有限,建議戶外活動時還是以含有效成分的產品為主。
2. 淺色長袖衣褲
除了使用防蚊液,穿對衣服也是預防蚊子的基本招式之一。淺色衣物像是白色、米色或淺灰色,對蚊子來說不容易辨識,加上不易聚熱,能有效降低被叮機率。在戶外活動時,選擇透氣的淺色長袖衣褲,不只能擋住蚊子直接叮咬,也能順便防曬,一舉兩得。
1. 定期清除積水
想知道怎麼讓家裡沒蚊子?關鍵就在於杜絕牠們的繁殖場。蚊子最喜歡在靜止的積水中產卵,而且一小湯匙的水就足夠牠們完成孳生,像是陽台花盆底盤、瓶罐蓋子、排水溝、遮雨棚凹陷、水桶、冷氣滴水區,這些地方都是蚊子的「溫床」。
至少每週清一次積水,並用刷子清洗容器內壁,因為蚊卵常黏附在壁上,光倒水不夠。花盆底可鋪上沙子吸水,水桶加蓋或翻倒,也是防蚊的實用小撇步。
2. 使用防蚊掛片
許多人會選擇使用防蚊掛片,其中以中藥防蚊包最受歡迎,但中藥防蚊包有用嗎? 中藥防蚊包裡常見的成分包括艾草、薄荷、香茅、丁香等,這些植物本身就具有天然驅蟲作用,味道對人友善,卻對蚊子來說不舒服,能有效干擾牠們靠近。
另外,中藥防蚊包最大的好處在於「天然、安全、無化學殘留」,很適合放在窗邊、玄關、嬰兒床邊、廁所或室內死角。一般建議每 2-4 週更換一次,維持香氣與驅蚊效果。
如果你也總是蚊子特別愛的那一型,不妨把這些方法實際試試,多注意幾個小細節,讓蚊子遠離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