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平安符其實也有「使用期限」嗎?不少人拿到廟裡的符後就塞進皮夾、掛在機車上,一掛就是好幾年,但這樣真的有效嗎?這篇整理所有你可能沒注意過的平安符知識,一起了解怎麼才真的「保平安」。   

 

你是不是也有一個放在錢包好幾年的平安符,或是汽車後照鏡掛著、書包口袋塞著、抽屜深處還有一張?對很多台灣人來說,平安符象徵著一種安心感,不過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平安符的由來

平安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道教的「符籙文化」。古時候,遇到生病、災厄或想求平安,人們會請受過道教的法師或道士,手寫一張特製的符咒,再經神明「過爐」加持後,才能佩戴或張貼,發揮驅邪避煞、安宅保命的效果。
 

時至今日,平安符不再只是黃紙符,也有織布製作的香火袋、立體符繩等等的形式,放進皮夾、掛在汽機車、背包或門口,成為大家日常中最熟悉的祈福小物。而平安符功用也從驅邪、避災,延伸到求健康、保交通安全、增智慧等等,根據需求向神明祈求各種守護。

古時候,人們會請受過道教的法師或道士,手寫一張特製的平安私,再經神明「過爐」加持後,才能佩戴或張貼。

(圖片來源)
 

平安符放哪裡比較好?

其實沒有絕對的規定,不過,如果能放得「對地方」,心理上會更有安全感。例如,機車族很常把平安符綁在煞車拉桿上,有些人會選擇放在車廂裡,靠近鑰匙的角落,再用紅線繞一圈綁個結,當作一道「結界」,象徵守護每天的交通安全;開大車的卡車司機、長途運輸工作者,則習慣把平安符掛在擋風玻璃旁邊,或固定在駕駛座上方;漁民出海前會請廟裡師父加持,然後把平安符縫進帽子或放在船艙裡,其他高風險職業像是電塔維修、消防員、工地工人,也常會特別準備護身符隨身攜帶。
 

所以說,平安符一定要帶在身上嗎?不一定。只要你放在「你認為能被保護」的地方,像是皮包、書包、車上、家裡神明桌,都是一種心安的象徵。

 

平安符哪裡求? 

平安符不是隨便求一張就好,不同的神明各有專長,想要求得心安,也要找對對象。台灣的廟宇百百種,拜拜前先知道神明職責,才能讓符咒「對症下符」。


1. 媽祖平安符:航海、出差、旅途安全

常出差、開車或飛來飛去的朋友,很適合求媽祖的平安符。媽祖是海上的守護神,保佑船員、漁民不受風浪驚擾,求航海、飛行或任何在路上的安全都很靈驗。

媽祖的平安符是針對航海、飛行或任何在路上的安全,十分靈驗。

(圖片來源)  (另開新視窗)  (圖二、alt:媽祖的平安符是針對航海、飛行或任何在路上的安全,十分靈驗。)

 

2. 土地公與司福神:庇佑居家、機動工作環境

土地公是守護一方土地的神明,也有人會拜灶君或福德正神來求家庭平安。若你是居家工作、跑外送、移動型辦公(像計程車司機、水電師傅),很適合向土地公祈求一份平安符,保佑你在哪裡都能安然度日。


3. 關公、城隍爺與其他神明

關公是忠義之神,特別受到軍警、業務人員、老闆與法律工作者的信仰。他的平安符適合需要強大正氣與穩定人際關係的人;城隍爺則管陰陽正道,若覺得最近運勢不穩、心神不寧,也有人會向城隍廟求平安符來安定氣場;文昌帝君則是主管功名與智慧的神明,不只能保佑讀書順利、思緒清楚,也有人會在升學前請一張平安符;觀音菩薩給人一種溫柔又穩定的力量。適合情緒容易焦慮、家庭關係需要調和、或正在經歷人生低潮的人,也有人為了保佑孩子健康成長、懷孕順利而向觀音祈願。

平安符不是隨便求一張就好,不同的神明各有專長,想要求得心安,也要找對對象。

(圖片來源
 

平安符畢竟是經過神明加持過的物品,使用上還是有一些基本的禁忌要注意,才不會讓好意變反效果。

 

5 個不得不注意的平安符禁忌

1. 不可隨意丟棄或焚燒

平安符絕對不能當一般垃圾丟掉,也不能自己點火燒掉。因為它是經過神明過爐加持的靈物,隨意處理會被視為不敬。若你覺得平安符已經舊了、髒了或超過一年,可以拿回原本的廟宇或任何宮廟,放進「化符桶」或「香爐旁回收箱」,由廟方統一處理才恰當。

平安符絕對不能當一般垃圾丟掉,也不能自己點火燒掉,因為它是經過神明過爐加持的靈物,隨意處理會被視為不敬。

(圖片來源

 

2. 不可放在不潔或隱私場所

避免放在廁所、浴室、鞋櫃、內衣褲抽屜等私密或潮濕的地方,這些空間容易被視為「不潔」,可能會影響神明的庇佑力。建議放在乾淨、整齊、你常接觸的地方,例如皮夾、書包內層、車上靠近駕駛座的置物格等,讓它真正發揮守護的功能。

 

3. 不可讓他人亂摸或玩弄

平安符是屬於「一人一守護」的物品,帶有個人能量,也象徵神明對你的專屬保護。如果經常被別人亂摸、好奇打開來看,或當裝飾品在那邊把玩,會被視為對神明的不尊重。
 

4. 不可同時佩戴多種神明平安符

很多人逛廟宇時,看到哪尊神明都想求一個平安符,結果身上一次掛了媽祖、土地公、觀音、關公,這樣反而不好。不同神明各有職責,信仰也不同,同時配戴可能出現「能量打架」,不但無法加倍守護,還可能讓你更心浮氣躁,可以選擇一位你最有信仰連結、當下最需要守護的神明即可,其他平安符可以放在家中、車內或安靜角落。

 

5. 記得每年更新或「過爐充電」

雖然平安符不像電池有明確「到期日」,但一般來說,它的效力大約是一年。最理想的作法,是每年農曆新年前或是你原本求符的那個月份,回到原廟更新,重新請一張新的符,也可以把舊符交還廟方處理。

 

下次外國朋友來台灣玩,除了吃小吃、逛夜市,也別忘了帶他們來求張平安符,體驗一下台灣的日常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