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想帶外國人了解台灣,向他們介紹原住民文化的特色最適合不過了。從飲食到藝術,都能使他們感到驚奇和深刻的記憶點!一起來看看這些數千年的台灣文化迷人之處。
台灣原住民從原有的九族變十六族,將語系與文化分切的更詳細。每一個族群背後都有非常令人尋味的歷史過往,造就了目前我們所認識的原住民文化。
原住民族群早在數千年前已居住在台灣,根據研究,他們屬於「南島語族」的一員,規模小至數十人,大至上千人,約占全台人口2%。
1.阿美族
◉分佈:花蓮縣、台東縣及屏東縣海岸平原。
◉制度:母系制度,子女從母,夫從妻居。
◉特色:漢化最深的一族,身高體形比其他族來得高壯。
2.排灣族
◉分佈:聚集於台灣南部。
◉制度:親系法非父系也非母系,建立在長系繼嗣與旁系分出之家氏系統制度上。
◉特色:封建土地制度形成階級劃分。
3.泰雅族
◉分佈:泰雅族的領域最廣,占台灣中北部三分之一的山區,包括中央山脈北部的兩側、埔里至花蓮連線以北的地區。
◉制度:父系為中心,婚姻制度屬於一夫一妻制。
◉特色:以農耕與狩獵為生。
4.布農族
◉分佈:分布海拔最高的民族。
◉制度:以父系大家庭為基礎,家族由兩個世代以上所組成,一家人口常達3、40人。
◉特色:布農族的祈禱小米豐收歌以「八部合音」聞名於世。
5.太魯閣族
◉分佈:分佈於花蓮縣和平溪。
◉制度:家庭組織的父系社會,家產由男性繼承。
◉特色:以山田燒墾方式的農業為主;魚撈與狩獵為輔。
6.卑南族
◉分佈:台東縱谷南部。
◉制度:為長女承家的傳統,其他人不分性別都是婚後離家。
◉特色:巫法之術非常興盛。
7.魯凱族
◉分佈:阿里山、玉山以南與大武山以北之山地。
◉制度:男性長嗣肩負承繼大任,無男嗣時則由長女代替。
◉特色:石造屋以板岩片為主要建材。
8.賽德克族
◉分佈:以台灣中部及東部地域為活動範圍。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較粗重的工作和狩獵以男性為主,大部分的事務並沒有強制分工。
9.鄒族
◉分佈:以嘉義縣阿里山鄉為中心。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後來由於觀光產業的發展,部落服務業成為新興產業,例如經營達娜伊谷生態保育公園或觀光山莊民宿等等。
10.賽夏族
◉分佈: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又分為南、北兩大族群。
◉制度:從夫居的父系制,居住方式為大家庭式,家庭中以男性長輩為尊。
◉特色:有祖靈信仰與矮靈信仰兩大類型。
11.雅美族
◉分佈:臺東的蘭嶼鄉蘭嶼島。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一夫一妻制度,男女戀愛之後,女方搬入男方家同住,適應並發展婚姻關係。
12.噶瑪蘭族
◉分佈:蘭陽平原一帶。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每年10 月至隔年3 月之間進行。春夏期間,族人會在海邊進行祭祀祖靈的海祭儀式。
13.撒奇萊雅族
◉分佈:以花蓮平原為主要分布。
◉制度:母系婚姻聯繫家族關係;年齡階級則連結男子社會關係。
◉特色:服裝的主色為兩種,土金色代表土地,喻撒奇萊雅族始祖由土地誕生; 暗紅色代表祖先的凝乾的鮮血,喻慎終追遠。
14.邵族
◉分佈: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伊達邵部落和水里鄉大坪林聚落。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因為較早學習種植旱稻與水稻之作物,並成為族人之主食。
15.拉阿魯哇族
◉分佈:高雄市桃源區的桃源里桃源部落。
◉制度:父系社會。
◉特色:拉阿魯哇族擅長狩獵,精於揉皮技術,因此發展出皮製工藝和製品。
16.卡那卡那富族
◉分佈:高雄市那瑪夏區楠梓仙溪流域兩側,現大部分居住於達卡努瓦里及瑪雅里。
◉制度:父系社會。
◉有趣習俗:臨出門或要從事重要工作之前,忌打噴嚏及放響屁。若不小心犯忌了,大人要趕緊說出:「kuarʉsu!」,語意是「庇佑你!」。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與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很適合安排旅遊,會看到許多新奇的文化介紹。
住在山區的原住民擅長打獵,靠近海邊的原住民則擅長捕魚,將山豬或漁產加上就近取得的食材及佐料,製成美味的原住民風味餐。而小米又稱粟,為原住民種植最久的作物之一,除了作為主食,還能釀酒。
原住民知名服飾
各個原住民種族的服飾都各有特色,其共通點,原住民的服飾分為日常穿和慶典專用服,有長衣、短衣、裙、後敞褲、帽、胸兜、套袖、護腿布、方布披肩等。另外,原住民身上均習慣佩帶各種裝飾物,其來自於狩獵動物或海中生物,取用獸牙、獸骨或貝珠。蘭陽原創館與台東台灣史蘭陽原創館前文化博物館有更多原住民服飾介紹。
有趣的是,原住民服飾與社會組織有關聯,例如泰雅族女子需學會織布,才能獲得紋面和結婚的資格。最華麗的服飾風格應該是排灣族和魯凱族的服飾,以排灣族的刺繡最為突出。
原住民的樂器主要有口簧琴、弓琴、口笛、鼻笛、杵棒等,有些時候會應和著竹筒的敲擊聲演奏,大家可以看看這個網站,內原住民樂器詳細介紹。帶外國朋友在台旅遊,不妨安排原住民藝術表演,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有提供節目表。
紋身與紋面是原住民涵蓋一種美感和榮耀等的表現,紋身藝術展現於在泰雅、排灣、鄒、卑南和賽夏、賽德克族;紋面只有在泰雅和賽夏族看得到。大部份紋面的皆為女性,世代傳承,在織藝獲得認可後即可紋面,並尋覓對象,在紋面後,女子會受到父母贈送的酒、牲畜和鍋鼎等禮物。紋面是讓紋面師以釘有金屬針的木棒來施作,將木棒按在臉上,輕敲木棒後會滲血,拭去血跡抹上黑色鍋灰,若墨色鮮明則會成為公認的美女,但紋面已於1940年代逐漸消失。
另外,織布藝術為公認的原住民文化,以苧麻為材料,植物染料,尤其是泰雅族更是織布藝術的翹楚族群。卑南族的刺繡藝術也很受推崇,其中以十字繡最為普遍。這些原住民文化傳承的工作在當今顯得更加重要,一旦失傳也等於人類社會中又少了一項寶貴的歷史資產。關於原住民的文化藝術活動,可到臺灣原住民族當代藝術的Facebook查詢。
若有外國朋友來台,非常值得要帶他們去以上推薦的博物館參觀,認識千年的台灣文化。
訂閱來好電子報 獨家好康優惠每月直送!
歡迎成為來友!
來 好 有 限 公 司 / 統一編號-82796809
2024 ⓒ LAIHA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